社会云、政务云、企业云、行业云……数据上云,系统上云,业务上云……国内很多企业,在数据大爆炸时代,将数据及业务系统迁移至云端已经成为新常态。从云计算生态体系看,企业的业务系统上云,是突破传统IT系统架构做出的顺应大数据与云计算时代的数据爆炸性增长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其中SAN又分IP-SAN和FC-SAN
1、IP-SAN
这样降低的总体的成本。不在像SAN那样还需要独有的存储网络。完全依托与IP网络。但是由于在数据备份中。数据量是非常庞大的。所有非常的占有IP网络的带宽。所以在IP-SAN网络中 备份链路一般要重新新开辟一条链路而不完全专用IP网络的资源。
面对迅速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企业和服务提供商渐渐开始选择FC-SAN作为网络基础设施,因为SAN具有出色的可扩展性。事实上,SAN比传统的存储架构具有更多显著的优势。例如,传统的服务器连接存储通常难于更新或集中管理。每台服务器必须关闭才能增加和配置新的存储。相比较而言,FC-SAN不必宕机和中断与服务器的连接即可增加存储。FC-SAN还可以集中管理数据,从而降低了总体拥有成本。
利用光纤通道技术,FC-SAN可以有效地传输数据块。通过支持在存储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海量数据块,SAN提供了数据备份的有效方式。因此,传统上用于数据备份的网络带宽可以节约下来用于其他应用。
此外,FC-SAN可以更好地控制存储网络环境,适合那些基于交易的系统在性能和可用性方面的需求。SAN利用高可靠和高性能的光纤通道协议来满足这种需要。
究竟什么是NAS,其实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就是一台小型的云端硬盘服务器,也是一台小电脑,在家里接上网络,就可以透过网络读写这台NAS服务器上的资料了。
那对于资料的保护,是否有其他更为推荐的方式?其实是有的,随着公有云的发展,私有云也逐渐盛行,甚至有些人会透过一些淘汰的电脑翻新,安装一些软体让他变成一台超低成本的NAS。虽然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技术门槛有点高,你要先刷BIOS、重灌、安装,对于新手来说,这并不是最便利的解决方式,因为身为使用者的我们,就是要简单、快速、便利,太繁杂的手续反而会让我们回归最原始的备份方式。
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外挂存储)是存储方式的一种方案。这种存储方式的服务器结构如同PC机架构,外部数据存储设备(如磁盘阵列、光盘机、磁带机等)都直接挂接在服务器内部总线上,数据存储设备是整个服务器结构的一部分,同样服务器也担负着整个网络的数据存储职责。DAS这种直连方式,能够解决单台服务器的存储空间扩展、高性能传输需求,并且单台外置存储系统的容量,已经从不到1TB,发展到了2TB,随着大容量硬盘的推出,单台外置存储系统容量还会上升。此外,DAS还可以构成基于磁盘阵列的双机高可用系统,满足数据存储方式对高可用的要求。
SAN 应用于大型的数据中心(比如银行 保险业),IP-SAN 应用于中型的企业,在一个整体的大型的数据中心, IP-SAN是无法和SAN相比的。毕竟一条专用的存储区域网要比再IP网络中,在速率上要快很多。但成本就比SAN要低很多了,IP-SAN还是以块作为存储的,你可以认为它是含阵列功能的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