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安防-AIOT

高空抛物 AI智能化识别解决方案

2021-05-26 住控科技

1.方案概述

1.1.背景介绍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物的高度也越来越高。住宅也从多层向中高层转变。随着中高层住宅的逐渐增多,高空抛物事件也在逐渐增长。

高空抛物给低层住户及路面人员带来极大安全隐患。2019年6月13日,深圳一五岁男童被高空坠落的玻璃砸伤头部,因抢救无效死亡。2019年6月19日,南京一女童被楼上一8岁男童高空抛物砸中,造成重伤。2019年7月3日,贵阳某小区7楼掉下灭火器,砸中楼下女子,造成死亡。

高空抛物造成严重后果,需对肇事者追究法律责任。然而往往因楼层太高,物体抛出到落地有一个时间差,物体坠落速度快等原因,抛物行为极少有目击者,导致相关部门难以追溯到责任人。

前不久,《人民日报》谈“高空抛物”整治,表示为了达到消除安全隐患的目的,法律和 技术的手段都必不可少。

2019 年7月3日,广州市住建局下发“防高空坠物”通知。《通知》称,在长效机制方面,安全隐患的检查整改应作为物业服务企业的常态化工作。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的业务且占总人数2/3以上的业主同意,可优化小区的硬件配置,也可加装监控摄像头等,将建筑外纳入监控范围,有助于锁定高空抛物的具体位置和相关责任人。

相关政策要求:2021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完善了关于高空抛物、坠物法律规定,明确了建筑物和物件损害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高空抛物坠物规定:

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康威视/大华/华为等摄像机厂商勇立潮头,推出防高空抛物解决方案,帮助整治高空抛物行为。


1.2.痛点分析

Ø 人身伤害

研究表明,一枚鸡蛋从4楼坠落可致人头顶起脓包,从8楼坠落可致人头皮破损,18楼坠落可砸破头骨,25楼坠落可致人死亡。

所以高空抛物极易对路面或者低层人员造成人身伤害。

Ø 财产损失

有住户表明,冬天在阳台上晒被子,楼上掉下烟头,两条被子都烧掉了。甚至楼下停的车子,也有被高空抛物砸坏的案例。但是因为没有证据,找不到扔东西的人,最后只能自认倒霉。

Ø 定责困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表明,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八十七条表明,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与补偿。

也就是说,对于高层的大部分人来说,即使什么都没做,也可能面临赔偿的风险。

Ø 物管麻烦

高空抛落的各种生活垃圾,洒落在地面各个区域,甚至是植被、绿化等隐蔽处,给保洁清理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由于高空抛物造成的邻里纠纷投诉到物业,同样会给物业管理带来许多麻烦。


1.3.设计依据

《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 (2003年版)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2.方案设计

2.1.业务流程

发生高空抛物事件后,受害者或者现场人员可以向保安/物业反馈情况,若无人员受害,则保安/物业可以在巡查或者视频实时预览的时候发现抛物事件,然后根据对应时间、地点回看录像,最终根据录像锁定抛物者。

2.2.系统设计

在本方案中,系统可以分为前端和中心两个部分。

前端部分是用于监控高空抛物的摄像机,本方案中主推400W和800W两种分辨率,通过使用不同的焦距组合及安装部署,达到监控覆盖的目的。

在摄像机安装位置具备部署网线的情况下,可采用有线方式接入。若不具备布线条件,则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接入。通常无线AP的覆盖半径在数米到数十米不等,无线网桥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数公里,项目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无线接入方式。

中心部分包括网络硬盘录像机、管理服务器、解码器、大屏、客户端等。网络硬盘录像机用于实现视频存储、预览、回放、上墙业务,若考虑扩展一卡通、车辆管理等其他业务,则需要配置管理服务器,并安装综合安防管理平台软件。

前端和中心之间通过网络连通,网络推荐采用“接入——核心”双层架构。

2.3.部署设计

部署设计分前端和中心部署,本方案着重介绍前端部署。

2.3.1.前端部署

2.3.1.1.立杆选点

高空抛物摄像机的立杆位置一般在楼体周围的绿化带或者空地上,若只有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楼梯长边在摄像机覆盖范围内),则一般建议安装在楼面的中轴线位置,若具有多个单元,则建议对每个单元楼分别立杆部署。对于小区外墙附近的栋楼监控,则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在公共区域进行立杆。

2.3.1.2.摄像机部署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高层住宅层数一般常见层数为11/18/26/33(层高3米)。随着层高调整,如2.9米、2.8米,层数会有所浮动。实际项目中,可以以3米层高进行估算,则11/18/26/33层分别对应33/54/78/99米。

在实际部署中,建议立杆距离d 为20~30 米,d 取30米时监控效果最佳,建议立杆高度为2.5~3 米。以立杆高度为2.5 米为例,

当楼高为33层时,建议部署方案如下:



产品举例介绍

住控-WiFi智能开关面板